习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系统部署,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目标任务、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积极贯彻和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充分的发挥科学技术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逐步的提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支撑农业强国的发展之路,从2023年9月29日到2025年2月,成都理工大学聚惠民团队在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以青春为笔、以知识为墨,持续不断的谱写乡村振兴的青春乐章。团队历时16个月,调研村落发展,用针对性的土壤固化剂提高土地产出率,为乡村繁荣贡献力量。
2023年9月29日,聚惠民团队首次抵达凉山甘洛县,团队与当地农业部门以及村民代表展开深入的交流。在交流中,小组成员们认真倾听各方的声音,仔细地了解当地冻土的分布范围、形成原因、季节性变化规律以及对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所带来的种种影响。通过交流,团队得知,甘洛县的冻土问题已成为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的条件之一,它不仅导致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变差,还在春季解冻时引发土壤水分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种子的发芽率和根系的生长,进而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给当地农民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也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2023年10月1日至10月5日,为了进一步掌握冻土问题的真实的情况,团队负责人亲自带队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团队穿梭在田间地头,仔仔细细地观察冻土的形态和特征,与村民们面对面交流,进一步探索团队在农业生产中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和迫切需求。在走访过程中,小组成员们发现,冻土问题并非孤立存在,它与当地的天气特征情况、地形地貌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等诸多因素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复杂的难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一定要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调研和分析。
2023年10月6号,回到学校后,小组成员们利用先进的专业检验测试仪器,对采集到的土壤样本做了全方位的检测分析。团队不仅检测了土壤的物理性质,如容重、孔隙度等,这些指标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还检测了土壤的化学性质,包括酸碱度、养分含量等,这些指标关系到土壤的肥力和农作物的生长所需。通过这一系列严谨、科学的检测分析,小组成员们逐步揭开了当地冻土问题的神秘面纱,精准地掌握了冻土的危害程度、特点以及与土壤各项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后续制定针对性的改良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3年10月至2024年1月,在对当地冻土问题已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的情况下,聚惠民团队充分的发挥在自身专业领域的优势,并在团队老师的指导之下,开展了数次讨论,决定采用研发的土壤固化剂对冻土进行改良。土壤固化剂是一种新型的冻土改良材料,它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增强土壤的稳定性和抗侵蚀能力,从而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更加良好的土壤环境。
团队负责人陈丽芳深知,要使土壤固化剂在甘洛县乃至川西地区的冻土改良中发挥出最佳效果,必须针对当地冻土的特性对固化剂的配方来优化调整。因此,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之下,她带领小组成员们在实验室的基础上,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配方研发工作。
经过反复的实验和测试,团队终于成功研发出了一款适合甘洛县冻土改良的土壤固化剂配方。这款固化剂不仅仅具备良好的土壤改良效果,还最大限度地考虑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等因素,具有高效、环保、经济等多重优势。
2024年2月18日,团队在当地选取了有代表性的试验田,以及代表性作物玉米,正式开启了土壤固化剂的应用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小组成员们严格按照科学的方法和剂量,将土壤固化剂均匀地施用于冻土区域。团队先是对试验田进行了细致的翻耕,确保固化剂能够与土壤充分混合;接着进行了平整操作,使土壤表面保持平整,有利于后续的监测和管理。为了可以准确评估土壤固化剂的效果,团队还巧妙地设置了对照组。对照组与试验组在土壤条件、农作物种植种类等方面保持一致,唯一的区别就是对照组没有施用土壤固化剂。通过对比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土壤和农作物生长情况,团队可以直观地了解土壤固化剂的实际应用效果。
在施用土壤固化剂后的日子里,即2024年3月至8月期间,小组成员们也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持续对试验田的土壤和农作物生长情况做全方位的监测。团队定期采集土壤样本,检测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温度等指标的变动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监测,团队欣喜地发现,施用了土壤固化剂的试验田土壤发生了显著的积极变化。
在2024年8月下旬,团队再次回到凉山州甘洛县进行回访调研,调研内容有土壤的各项指标,以及玉米产量调查。结果显示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得到了明显改善,不再像以往那样板结,水分能更顺畅地渗透和保持在土壤中,土壤含水量提高到65%,土壤有机质含量也上升到了29.65g/kg,玉米产量也有了显著提高,每亩产量平均提高40%-60%。这些可喜的变化充分证明了土壤固化剂在改良冻土、促进农作物生长方面的显著效果,为团队后续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土壤固化剂应用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支持。
基于试验田取得的良好效果,聚惠民团队深知,要真正解决甘洛县的冻土问题,推动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土壤固化剂的应用推广到更广泛的区域,让更多的农民受益。2025年1月16日,团队再次回到凉山州甘洛县并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推广活动。小组成员们向当地村民详细的介绍了土壤固化剂的作用原理、使用方法和优势。团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的实例,让村民们深刻理解到土壤固化剂是如何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农作物生长,来提升农业生产效益的。村民们纷纷对这一新型的土壤改良技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
推广会后,小组成员们又迅速行动起来,深入到各个村落,为村民们提供现场技术指导。团队手把手地教村民们如何正确使用土壤固化剂,从施用量的精准把控到施用方法的规范操作,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在小组成员的耐心指导下,村民们很快掌握了土壤固化剂的使用要点,纷纷开始在自家的田地里尝试应用这一新技术。小组成员们还与村民们建立了长期的沟通联系机制,随时解答团队在使用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土壤固化剂能够真正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聚惠民团队的行动远不止于此。团队深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小组成员们还热情参加当地的农业生产活动,根据当地的土壤和天气特征情况,为村民提供了各类科学种植建议比如灌溉设施,作物选取。
回顾在凉山甘洛县的这段冻土改良与乡村振兴之旅,聚惠民小组成员们满心感慨。团队深刻地认识到,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团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未来,团队将继续紧密关注凉山甘洛县的发展需求,持续优化土壤固化剂产品和技术服务。团队将接续奋斗,不断探索更高效、环保、经济的冻土改良技术,为解决当地冻土问题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团队还将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举办更多的现场示范与宣传推广,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和掌握土壤固化剂等先进农业技术,提升农民的生产技能,为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培育更多的内生动力。
聚惠民团队深知,乡村振兴不单单是农业产业的振兴,更是乡村经济、文化、生态等全方位的振兴。因此,团队还计划在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热情参加到乡村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中去。(地方组,成都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