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京华大地层林尽染,彩叶斑斓。永定河北京段沿线,多项灾后重建提升项目施工正酣。
去年发生的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中,永定河北京段沿线受灾严重,堤防、护岸、闸坝等水利设施均有损毁。经过北京市水务部门一年多的努力,永定河北京段各项水毁修复工程在今年汛前全部完工并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河道回到正常状态行洪功能,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经受住了今年汛期的考验。
走上位于首钢大桥上游的永定河卢三段综合提升工程一标段施工现场,5台成槽机、3台履带式起重机正在同时作业,70多名工人相互配合,有条不紊地忙碌着。项目施工方、中铁十二局项目经理吉自虎头戴安全帽,手握施工图,大步流星地穿梭在各作业面之间,不时叮嘱几句施工要点。
永定河卢三段位于老卢沟桥至三家店引水枢纽之间,随着综合提升工程的实施,未来,在永定河左堤,将建起一道双层钢筋混凝土防冲墙,阻挡洪水对堤岸的剧烈冲击,为堤防装上“钢筋铁骨”。
“卢三段左堤是永定河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里向东就是北京的中心城区,因此在北京的建都史上,这段堤防在历朝历代都是加固的重点。”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永定河流域设计总监李熙说,去年的“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中,卢三段左岸大堤被洪水淘刷严重,水务部门采取了抛填石料的抢险措施,保障了大堤的安全。
随着北京市各项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启动,卢三段左岸堤防的修复和综合提升也被提上日程。去年9月开始,李熙和同事们组成30人的设计团队,封闭设计了近五个月,终于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23·7’洪水中卢三段河道的最大流量为4300立方米/秒,而我们这次的设计标准,是可以抵御流量达16000立方米/秒的最大可能洪水,这个标准在北京市是唯一的。”李熙说。而被称为“钢筋铁骨”的钢筋混凝土防冲墙,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础。
防冲墙整体长约12公里,从堤脚至地面平均深度可达23米,两层墙体间以横隔墙相连接,就像板凳一样稳定。工程自今年汛期后进入正式施工阶段,预计到今年12月中旬,将完成防冲墙的主体结构建设。
“有了‘钢筋铁骨’,还要‘外柔内刚’。”李熙说,随着近年来市民亲水需求持续不断的增加,钢筋混凝土防冲墙完工后,上面将恢复原有的滩地岸线和岸坡,并进行景观布局和绿化提升。岸边还将修建一条宽3.4米的通道,实现“平急两用”,平时是市民休闲观景的步道,应急抢险时则作为防汛车辆的专用通道。
及时、准确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信息,是做好洪水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今年汛前,北京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建成永定河官厅山峡段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这一体系,借助由气象卫星遥感和高精度测雨雷达、密集的雨量监测站、关键水文站点组成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实现对云中雨、落地雨、河中水的立体化监测。
在卢沟桥分洪枢纽附近的永定河岸边,矗立着一座高45米的铁塔,铁塔顶端,一部测雨雷达正在匀速转动,24小时持续扫描半径45公里范围内的降雨云团。测雨雷达是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中“第一道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域内共有三部,尽管都分布在永定河流域,但监测范围却可以覆盖北京除东北部郊区外的大部分地区。
“北京这三部雷达是全国率先获批组网应用的项目。”北京市水文总站预报科副主管高强说,水利测雨雷达每40秒完成一次扫描,可以预测未来的降雨趋势,实现临近3小时的高精度降雨量预测,并将预测数据接入洪水预报模型,预测未来有几率发生的洪水,提前对洪水灾害进行风险预警,为后续防汛准备争取宝贵的时间。
“三道防线”中的“第二道防线”是监测“落地雨”的雨量站。通过加密布设雨量站,整合气象、规自部门的雨量站资源,目前,全市雨量站点已增加至1913处,站网密度从67平方公里每站提升至8.5平方公里每站,全方面覆盖全市425条河流和山区352个山洪沟道。
“第三道防线”则是监测“河中水”的水文站。“23·7”流域性特大洪水过后,北京已新建完成59处专用水文站,提档升级现有61处水文站,确保不同量级洪水下水文监测设施不被冲毁、基础设施不被淹没。“今年我们还在河道内补充了自动化监测设施,目前基本上能见到的大型河道都有自动化监测设施。”高强说。
基于“三道防线”的监测数据和预报模型,今年汛期,北京市水务部门面向社会公众共发布洪水预警2次,山洪风险预警11次,内涝积水风险预警7次,有效支撑洪涝灾害应急救灾、助力北京市洪涝灾害防御能力提升。
按照本市“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方面提升、长远高水平发展”的灾后重建思路,市水务局组织制定了《北京市“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灾后恢复重建水务专项规划》,从筑牢“上蓄”屏障、夯实“中疏”和“下排”通道、扩大洪水“滞蓄”空间、加强山洪沟道治理、提升防御科学技术水平等五个方面做好灾后水务恢复重建工作,全方面提升首都防洪安全。
据统计,2023年增发国债共支持本市水务领域项目142个,总投资880亿元,下达国债资金488亿元,占全市国债资金的80%以上。其中,恢复重建类项目均已于今年汛前完工,受损水务工程防洪能力达到了灾前水平并有所提升,经受住了今年汛期暴雨的考验。其余能力提升项目均已于今年上半年开工建设。
金秋十月,昌平区举办苹果文化节,将主会场设置在了白浮泉公园的观景栈桥环湖区。然而在一年多前,这里还是一片泽国。
去年“23·7”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发生后,为保障十三陵水库安全水位运行,降低泄洪对下游区域带来的冲击,公园发挥“平急两用”功能,圆满完成蓄滞洪任务,保障了下洪安全。但在这一过程中,公园配套服务设施、植物景观及生物多样性受损严重。经统计,公园淹没面积为242.78公顷,其中涉及受损道路及广场约7万平方米,苗木约2.1万株。
随后,昌平很快启动公园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于2023年年底进场开工,历经半年多时间重建,于今年6月8日恢复向市民开放,并由昌平新城滨河森林公园更名为白浮泉公园。
“为了确保公园既满足市民日常休闲娱乐的需求,又能在极端天气如洪水时发挥其滞洪功能,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策略,旨在将公园打造为‘平急两用’的典范。”昌平区园林绿化局城镇绿化管理科科长门云介绍,依据公园实际地形和水文条件,重建工程科学规划并建设了一套高效的退水管网系统。该系统在洪水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将积水有效排出,极大缓解公园及周边区域的防洪压力。
如今在公园湖区南端的怀昌路处,地下埋设了两根退水管,地上新增一座溢流堰。在平时,新的泄洪退水设施能够最终靠退水管控制公园湖面的水位;在汛期,能够最终靠退水管提前泄水,增强公园的滞洪能力;遇到极端暴雨天气,能够最终靠溢流堰快速排出水体,降低水位。“根据水务部门的测算,如面对2023年同样的灾情,公园通过新建水利设施可在一周内完成泄洪,不会对公园导致非常严重损失。”门云表示。
工程还开展了精准的地形改造,实施“挖低补高”策略,在低洼区域挖掘形成蓄水池或湿地景观,既丰富了公园的生态景观,又能在洪水时发挥滞洪作用。同时,将挖掘所得的土方用于提升步道、休息区等关键区域的高度,确保这些区域在洪水期间依然安全可用,保障游客游园安全。例如在南环大桥北侧的花田广场区域,过去整体地势低洼,重建工程回填土方约36万立方米,将区域增高,同时将蓄水区域降低,保证蓄水能力的同时降低水流瞬时增大的次生灾害,大大增强了公园的适用性。
此外,园内还种植了一系列耐水湿性强的植物品种,如芦苇、荷花等,不仅美化了公园环境,还能在洪水期间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吸收多余水分,减轻排水系统压力。
门云介绍,重建后的公园很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修复保护,例如,公园内保留和新增了大量生态鸟岛和自然水域,避免人为干预,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生活环境。同时,对于一些已经退化的生态区域做修复,通过补植开花地被和浆果类植物,为小动物提供食源,重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重建后的公园还最大限度地考虑各个年龄段人群的活动需求及周边交通组织流线,借助林下空间织补各类活动场地24块,植入完备的体育健身设施10处,塑胶田径运动跑道16公里,丰富公园服务功能。同时新增了7处出入口,方便群众入园,将休闲、娱乐、文化等功能融入水岸,设置游船码头、亲水广场、滨水栈道、水上平台,塑造了全龄友好、多样活力的城市绿色公共空间。
常来公园健身的居民丁建业对公园前后变化感触很深,“我们一家人经常来这里跑步健身,对这里的感情很深。如今公园重建开放后焕然一新,全园新铺了园路、塑胶田径运动跑道,还增加了码头、游船、儿童游乐场以及各类球场运动设施,一家人来了都能玩得很开心,我们比以前来得更勤了。”
平时是体育活动中心、社区服务站,一旦遇到灾情,迅速变成应急避难场所,可为周边的村民提供食宿、医疗等服务,实现“电不断、水不停、讯通畅”……在灾后重建阶段,统筹发展和安全,本市乡村已建成一批“平急两用”设施。
房山十渡,这个曾经的京郊旅游大镇,在去年汛期拒马河山洪的袭击下,不少民房被淹,多个景区受损。经过紧锣密鼓重建,十渡陆续恢复了烟火气,多个景区在今夏开始试营业。九渡村山坡台地上,一个着眼于“平急两用”的项目——十渡应急保障中心拔地而起。
该项目采用“方舟”设计理念,由朝阳区援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由两栋建筑组成,象征朝阳和房山风雨同舟的兄弟情谊。十渡镇副镇长艾山江,亲历了十渡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全过程。作为项目负责人,他的名字被印在了工程完工永久性标牌上。他说,这里室内部分可以安置200多人,如果加上停车场、停机坪区域,可以安置500到1000人。
“电不断、水不停、讯通畅”是怎么来实现的?以十渡应急保障中心为例,屋面铺设了约1000平方米光伏板,若发生停电,光伏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下来,供应急使用,如果当地连续阴天,保障中心还可以启用柴油发电机;中心内部安装了反渗透净水机,可以保障受灾村民的日常饮水;值班室卫星电话在没有手机信号的时候,也能和外界取得联系。
房山北部深山区佛子庄乡的文体活动中心,现在也被改造成了“平急两用”房,能满足200多人7天左右的基本生活需求。据统计,房山已经在山区建设19个类似的安全应急空间。此外,通信企业和属地还计划在房山佛子庄、十渡等地联合建设9座新型抗灾堡垒基站,堡垒基站的设备机房,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比较强,还配备了自启动柴油发电机和大容量高稳定蓄电池动力系统,可以极大提升山区通讯能力。
门头沟区王平镇韭园村的村委会,如今也已成为可以安置100人的“平急两用”场所。储物间内,整齐码放行军床、矿泉水、方便面等物资。今年汛期几次演练,全村老少已能熟练地在村干部的引导下第一时间响应、转移。还会有专人按时进行检查物资是否有损耗,并及时更换。
韭园村中央,一根白色的杆子顶端,装着四个喇叭,朝向东西南北四面,喇叭上方还有一块光伏板,旁边有一个接收器,接收器另外一侧是一个摄像头……这是韭园村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增设的应急广播,在市电和光伏供电都中断的情况下,这套系统能保证三四天正常运行。这样的应急广播系统,在门头沟区的村、镇中已不鲜见。